当前位置:首页 > 短视频剧本 > 正文内容

山这边,水那边

aizhan52年前 (2023-02-11)短视频剧本442

  那是六十年代末期,在北方的一个普通的城市。我们的主人公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生,他的同学都叫他大泉。也许是因为他在班里个子高大,肩膀也宽。其实他的名字叫高泉。

     那个年代的学生正赶上全国经济困难时期,粮食的供应是按照人口和年龄分配的。大大泉毕业的时候,没有工作可以做,家里大人没有办法,只有一条路,就是上山下乡。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,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(1966、1967、1968年三届学生,后来被称为“老三届”),全部前往农村。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,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。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。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,几乎没有一家不和“知青”下乡联系在一起。,那是中国大多数知识青年毕业后唯一可以选择的出路。

     我们的故事就是从那个日子开始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剧本)山这边 水那边

 引子:(

     俺这辈子够幸福的了。碰上两个好男人,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。

     第一个男人,俺没能和他结婚,可俺是从骨子里喜欢上他的。俺和他认识时,才十七岁。他大俺5岁。他在俺眼里,就是俺男人。是老天爷给安排的。可惜他是个城里人。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命运,谁也改变不了。哎,后来他走了,把俺的魂也带走了。四十多年过去了,他在俺心里一刹儿也没变,还念着他啊。

    第二个男人,是娶俺的男人。他知道俺的心思。可从来没有和俺闹过别扭。看俺年纪大了,还陪着俺,跑那么远的路,去找俺挂念的人。俺就想着能再见见他。都这个岁数了,见见他,俺就塌实了。俺跑了三次他住的城市,可那么大的城市,叫俺怎么找啊。俺连报社都去了,登了那么大的“寻人启示”,还是没有找到他。后来听人说他七十年代参军后,参加了越南自卫反击战就再也没回来。还有人说他去了美国。俺死心了。人啊,有时候就得信命。。

     那是六十年代末期,在北方的一个普通的城市。我们的主人公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生,他的同学都叫他大泉。也许是因为他在班里个子高大,肩膀也宽。其实他的名字叫高泉。

     那个年代的学生正赶上全国经济困难时期,粮食的供应是按照人口和年龄分配的。大大泉毕业的时候,没有工作可以做,家里大人没有办法,只有一条路,就是上山下乡。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,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(1966、1967、1968年三届学生,后来被称为“老三届”),全部前往农村。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,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。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。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,几乎没有一家不和“知青”下乡联系在一起。,那是中国大多数知识青年毕业后唯一可以选择的出路。

    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那个日子开始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

     那是七月份的一个上午,火车栽着满满的中学毕业生行进着。车上的学生们都在嬉笑打闹着。他们说说笑笑,沈浸在刚刚踏出人生独立生活的喜悦中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“大泉,看什么书啊?”旁边戴眼镜的许惠女同学问他。

大泉抬头看了看她。没有回答。只是把书递给她。

“哦。要作保尔?你的冬尼亚在车上吗?哈哈哈。”大家都笑起来了。         

大泉站起来说:“你愿意,就做我的冬尼亚吧。”这句话,引来更大的喧闹声。那女同学脸红着跑开了。

车到站了。月台上有好多农民在欢迎学生们。有几幅标语写着:欢迎知识青年扎根农村。

有人拿着个喇叭筒在喊:“同学们注意了,按照知青小组集合。各组会有你们大队的老乡接你们。”

很快下了车的知青们按照小组聚集在一起。

车站外,有许多赶着马车的农民帮着学生往车上装行李。

学生们装好行李,也坐上马车。离开了喧嚣的车站。

大泉和他的同学也在马车上。那个戴眼镜的女同学也坐在大泉的旁边。她叫许惠。

赶车的老乡是个的黑瘦矮小的男人。他脸上露出的笑容很勉强,对知识青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感到特别的惊喜。

“大叔,咱们大队离车站远吗?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“咱们村子有多少人啊?”

“有果园吗?”

车上的知青不停地问。

“你们坐稳当了,可别摔着啊。”赶车的老汉也跳上了马车的前掾。

马车沿着蜿蜒的小路朝着山区的村庄远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 (二)

马车进村的时候已经是午晌了。村里的农家院子外,三三两两的站着些孩子,他们好奇的眼神看着从城里来的知青。。。。。

马车停在一个班驳脱落的黑色大门前。

“到了,下吧。”赶车的老汉刹住马车,熟练地把马车停靠在树阴下。

“噢,同学们,欢迎你们到我们村落户啊。”一个高个子的农民从大门里迎出来。他有点驼背,眼睛不大,但挺有精神。

“我叫宋万冬。是大队会计。也是大队安排我负责你们知青组的。”他自己介绍着。

“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。我们这里条件不比你们城市,同学们也别嫌后,这个院子原来是大队部,听说你们要来落户,我们昨天给你们腾出来了,以后有什么难处,同学们就找我唠叨唠叨。”

同学们也顾不上和他说话,各自忙着翻找自己的行李,从车上搬下来,往屋里拿着。2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剧本社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jubenshe.cn/post/48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吸烟风波

下一篇:悄悄爱上你

“山这边,水那边” 的相关文章

《这不是闹着玩》创业题材栏目短剧本

创业题材栏目短剧《这不是闹着玩》人物:俊涛:男,23岁,应届本科毕业生,一心想着自己创业。方父:47岁,农民,极力主张儿子考公务员过安定生活。方母:45岁,农民,既听丈夫的话又支持儿子。王主任:47岁,镇信用社主任,方父的初中同学。剧本:第一场俊涛门门口,日,外夏日的黄昏,俊涛家二层小楼前的池塘倒映...

《手镯情缘》珠宝首饰公司短视频剧本

珠宝首饰公司电视栏目短剧剧本《手镯情缘》    一、人物    1、赵大宝:男,26岁。    2、赵二宝:男,23岁。    3、李芸芸:女,22岁。  &n...

《我把青春献给你》涉煤矿题材短视频剧本

涉煤矿题材栏目短剧剧本《我把青春献给你》    演员数:5人    主要人物:    1、李小勇:男,24岁。    2、李建国:男,54岁。李小勇的父亲。  ...

《采购风波》政府普法廉政宣传短视频剧本

政府普法廉政宣传栏目短剧《采购风波》    主要人物    1、王勇:男,35岁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(电梯类)    2、赵刚:男,28岁。电梯经销商    3、张成:男,30岁。政...

《声音》校园短视频剧本

    [幕启]    [女在缓慢地舞蹈,努力表现出自己身体优美和感性的一面。男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,比如敲打一条方凳或者一个木箱。为了演出效果起见,敲打时最好不发出声音来。男做别的动作也可以,但同样必须是持续、反复、毫无意义的动作。在整个演...

狼与唐僧的故事,短视频剧本

    五指山老孙被换狼    七侠镇小六终成僧    同福客栈内。众人还在熟睡中,但谁家的鸡打破了沉寂。随即急促的敲门声引起了一阵骚动。    燕小六:开门,开门,出事啦,快开门...